《掌声》说课稿

时间:2024-10-18 09:38:50
《掌声》说课稿

《掌声》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掌声》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掌声》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掌声》。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掌声》,让我们亲身体验掌声给予人的温暖和力量。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掌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首篇精读课文,本课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

(3)在体会英子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对“掌声”内涵的感悟,即: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爱、鼓励、尊重,主动关爱他人,也珍惜他人的关爱。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表现英子掌声前后神态动作的词句,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英子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声”的内涵。

4、教学理念与策略

引领学生从阅读出发,钻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蕴藏的情感,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亲历情感体验。基于上述理念,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在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殿堂,使学生在激情、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爱、懂得爱、奉献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法是:

1、一点突破法。所谓“点”指的是一篇文章中最敏感、关键的部位。本文的“点”就在于“同学们的掌声”。在学生质疑小英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后,逐步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再深入理解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

2、悟读法。“言简情浓”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因此,“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本文的教学追求目标,要让学生有主动地进行朗读、品悟、表达等训练中,获得思想感情的熏陶、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三、说学法

1、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由品读、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2、想象体会法。挖掘教材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情怀,发表独立见解,揣摩人物内心,产生情感共鸣。

3、联系生活法。将课堂与生活有效整合。在学习最后一段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想把掌声送给谁?由此,升华情感,将暖暖的爱意渗透到生活当中。

四、说教学过程

针对目标,针对教材,针对我的教学问题,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点。

1、复习生字词:出示本课生字词请生开火车读,同学们的词语记得很牢固。

2、自读自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原来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板书:忧郁)并体会英子的自卑和忧郁。在学生深刻体会了英子的忧郁孤独,内心涌动着对英子的同情和关怀的基础上,顺势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内心的同情,读出英子的忧郁自卑的内心世界!紧接着导入课文第4自然段,就是这么一个自卑犹豫的女孩,后来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看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并根据课件出示的填一填,了解现在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板书:开朗)

3、比较质疑。(板书课题:掌声)

文中的这两个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的不同表现,第一自然段写英子孤独、害羞、自卑、怕别人歧视,而第四自然段则写英子的开朗活泼。是什么改变了英子?这恰恰是课文的矛盾点。抓住这个“点”生发开去,比较质疑:请你们把这两处片段对比着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呢?学生会被这个矛盾点吸引住,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关键点“掌声”!以“掌声的内涵”为突破口,再逐步延

《掌声》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生命的掌声〉〉是“二期课改”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的一篇教材。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位因小儿麻痹症而落下残疾的小女孩英子的形象,叙述了英子在小伙伴们的鼓励下,勇敢面对生活、取得成功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受颇深。本学期从21课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会提问”的训练,重在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初步培养提问习惯,知道阅读课文要边读边思考。本课教学时要抓住两个关键语句:“英子犹豫了一会,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教室里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学习提问及解疑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感悟掌声给予英子的莫大热情和帮助。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经过小班化教育的熏陶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比较强,故而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课文。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不够,表现欲望不强,朗读水平不理想,往往读不出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因此本课教学应重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续运用抓住关键词语朗读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三 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正确读出9个生字和12个词语;能正确区分“预”和“豫”的字形。

2、学生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一句话的含义。

4、学习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说话练习:说说你怎样帮助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媒体、自读、比较等方法,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记词。

2、借助音乐陪衬,通过自读、引读、赛读等方法,帮助学生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授学生运用“读一读、划一划、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学习“两次掌声”的含义。

4、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5、在理解 ……此处隐藏24855个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达到了理解文本内涵,感悟文章思想的目的。

此外,我还注重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在学生正为小英的变化而感到欣喜的同时,我设计了“如果小英此时就在我们面前,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假如你是小英又想对大家说些什么?”等生动的情境,通过小英与同学们之间的对话,最终实现了让学生真正走入小英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该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走进人物心理,用自己的语言丰富“掌声”内涵。

“同学们的掌声包含着鼓励,代表着夸奖。小英自己又是怎样看待这两次掌声的呢?”由这个问题,我导入到六、七段的学习。通过自读、指名读小英的来信,谈感受,使学生再次体会掌声的力量、爱的力量。怎样让学生把感悟到的以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呢?我借用了文章精彩的结尾,通过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文章主题: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掌声给人以尊重,掌声给人以鼓励,掌声给人以支持。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

四、 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我采用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姑娘,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微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这掌声代表的是什么?一种关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还有许多的表现形式,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谈生活中的事例。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爱、鼓励、帮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五、 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针对拓展中学生的回答,我恰当地进行评价,并适时总结:是啊,爱是一杯热茶,爱是一声问候,爱是人类无私的奉献,让我们把心底的关爱用掌声来传递同时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文中的女孩,也献给那些需要鼓励需要帮助的人们。

《掌声》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掌声》。这是新科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编者意在通过本组教材让学生感受爱、表达爱。《掌声》是一片新入选的记叙文,作者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经历。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这样一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的机会。三年级学生,已适应了人教版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和内容,乐于朗读新颖的课文。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充分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心智能力和语文基础,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采用媒体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由外貌而悟内心的朗读感悟法和挖掘教材空白点等多种行之有效而又切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一堂情意交融、双基扎实的语文课。让爱的掌声响起来,让暖暖爱意润心田。

因此,我确定了《掌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句,读懂课文。②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③积累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②通过人物的外在动作和语言,由外向内感受人物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我主要采用变序教学,多媒体演示等引导学生对比体会,来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我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和挖掘教材空白点的想象说话来突破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设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深情导入:

播放《掌声响起来》MTW,在歌声中。这首歌曲《掌声响起来》深情动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掌声》同样感人至深。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继续体会掌声。

二、前后对照,感受英子变化。

1、英子以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首先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英子的神情,初步感受英子心理。其次组织学生细读第一自然段,从“总是”、“最后”、“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不情愿”等词语体会英子自卑、忧郁的内心世界。最后指导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传达出对英子内心感受的理解,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英子后来变成了什么样?用同样学法指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在这部分内容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运用前一段“看图、读文、抓重点词、朗读品味”的方法自学。用活泼跳跃的语调传递出英子自信、活泼的心理,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形象。

此时,教师顺势设疑过渡:从自卑到自信,从忧郁到开朗,是什么让英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自然引入到课文第三部分的学习。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请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划出两次写掌声的句子。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这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想起的?大家想通过掌声告诉英子什么?英子听了掌声以后会有什么想法?

3、组织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品读课文,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心理,进行说话练习。

重点带领学生学习写第一次掌声的部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第一次掌声是在英子经过思想斗争后走上讲台时同学们送给她的。请学生细读本段,勾画出写英子动作、神情的句子,以“犹豫”为切入点,体会英子此时内心的难过、矛盾、痛苦和害羞。请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假设自己就是英子的同学会怎样说,体会出第一次掌声里包含着的鼓励和信任。假设自己就是英子,此时此刻,会怎样想,怎样说,形象感受掌声的作用,并以此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发展语言。在此基础上,迁移学法,自主学习写第二次掌声的部分,那么,学生体会出的二次掌声中包含的赞扬与肯定的含义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体悟掌声,作业练习,升华主题。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送出的掌声或得到的掌声。

2、教师一边完成板书,一边总结:这热烈的掌声中包含着鼓励和理解,包含着肯定和赞扬。这掌声就是一股爱的暖流,滋润英子的心田,拨动心灵的琴弦。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读一组名言。

4、此时此刻,相信学生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语要倾诉,一定有许多情感要表达,在《爱的奉献》这首歌曲中抄写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从我的板书来看,只有八个词语,简洁大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像一篇微型教案,展示出我本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是英子前后的对比,然后是对掌声的理解。其中的两根箭头既表示同学们把掌声送给英子这一课文内容,又暗喻爱的暖流。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掌声》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