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

时间:2024-10-18 09:54:30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4篇)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4篇)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首这段不平凡的时间,有欢笑,有泪水,有成长,有不足,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工作总结了。那么一般工作总结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1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全体学生家长的支持下我校的家校共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评价,我班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主题,开展活动

开学初,我们二年级建立了家长学校。本学期来,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注重抓早、抓细、抓落实。这个组织建立起来后,立即在班上召开会议,具体布置各项工作,各个人落实具体责任,并经过讨论确定本学期的工作主题,着重组织家长讨论"养不教,谁之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活动。并在其中贯穿家庭德育教育。

二、召开家长会议,传授家教方法

本学期来,我班召开家长会议着重组织学生讨论"养不教,谁之过?"通过讲座,使广大家长认识到孩子是可塑的,明确了家长的责任,认识到应该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有轻,并学到了一些关于独生子女的家教方法。通过会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项活动。经过这些家长会议,既加强了家校联系,又缩短了家长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距离,纠正了家教中的一些失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印发家校联系卡,密切家校联系

本学期来,家长学校十分重视加强家校间日常的联系。我们二年级的家长学校印发家校联系卡,向学生家长公布孩子所在班级的各课任老师的住址、电话号码,以便家长向老师反映情况,获取信息。为了防止个别后进生逃学,在今年的家校联系卡上还印上了课程表及作息时间表,使家长容易掌握孩子动向,便于检查孩子作业。同时,我们与移动公司开通了家校通,以便各课任老师及时向家长反映问题。经过双方努力,家校双方配合得更加默契。

四、组织教师家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

本学期来,我们老师对学生尤其是对后进学生,要求全体教师与其结对子,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掌握了第一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

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孩子的成长,不仅是家庭的事、学校的事,还是全社会的事,只有综合教子的合力效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虽然我们二年级的家长学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把家长学校办到家长的心坎上,还尚须不断努力,相信有广大家长的配合,我们的家长学校会越办越好,家校共育活动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2

过去的一年里,xx小学秉承“新教育”家校共建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家校共建、共育工作。

一是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共育联盟和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本学年举行两次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班,向家长介绍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保证了家长学校的学员每次学习都有很好的收获。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开展多渠道的家校互动。各班级的家长微信群,成为教师和家长之间最便捷交流平台,这种常态化的沟通已经成为家校之间的桥梁。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步入教师的课堂、观摩学生的大课间、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有更多的了解,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联系、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三是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丰富了家校共建内涵。春秋两季的亲子运动会、家长义务帮助幼儿园搞卫生和家长义务帮助学校除雪等活动,即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情感交流,拓宽了家校共建渠道,又创新了家校共育形式。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3

家庭是学生的港湾,学校是学生的乐园。而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落实区家校的精神,我班的家委会成立于20xx学年,大家在过去的三年多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现将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以下:

一、重申工作重点和合理分工

我班的家委会由刘博韬家长,何俊秋家长,许泽铖家长,白徐安家长和张佳妮家长共同构成,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把办好家长委员的工作变成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支持,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好、抓紧、抓落实。使得家委会为一个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二、认真完善各项制度

在家长委会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做好学校开放日的学校体验日活动,共同完成一日捐活动。

三、积极开展各种沟通活动

1、举办教育讲座。本学期共举办家校课的讲座两次,由学校牵头,班主任进行通知传达,外请教授和家长代表进行现场授课。效果比较显著,促进了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学校的联系。

2、共同筹办慈善义卖活动。由学校统一布置,由五位家长无私的奉献,我班简康怡家长,黄钢家长,金奕佳家长,

何俊秋家长黄耐持家长等积极参与义卖活动,顾鸿宇妈妈布置展台,使得义卖活动顺利进行。

四、总结经验提高效果

我们家长本学期共举行两次家长会,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孩子方面的培训,老师和家长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更有利于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家长们十分重视,也都积极参加。我们家长委员会对学习中的孩子的焦虑,家庭生活中孩子的极端情绪等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过去的日子里,家长们尽心尽力的关爱和呵护温暖了每一个学生,使得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依靠和力量的源泉,我希望在明年的日日月月里有家长们的鼎力支持和全心付出,为孩子们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4

为加强暑假期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xx小学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实行全员家访活动。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一起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让家长们知道什么是科学的家庭教育,了解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难题,以及该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家长们最关心、感到最困惑的问题,对他们的家庭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存在困难,为秋季的特困生救助做好摸底调查。

二是实行科任教师负责制。各位科任老师通过微信、电话等渠道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并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指导他们对新学期课程的`预习,对孩子们的学习进行全程有效的辅导。

三是实行家长调查员制度。每个班级聘任几名负责任的家长和学生为调查员,请他们将老师们了解不到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以便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各种情况和思想动态,并 ……此处隐藏9234个字……的支持,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的短处,使我们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各方面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14

今年开学初我中心校就安排部署了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结合教育和体育局实施方案和中心校实施方案,我们做了一些工作,现将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组织,健全制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中心校成立以刘晓芹校长为组长的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了第一届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把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进行了细致地分工,使工作明确,各司其职,以确保家校共育工作有序地开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给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保驾护航,我们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委员会工作职责、家长学校工作制度等等,并依据工作意见制订了本学期的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方案。

二、强化责任,落实培训

1.教师培训

我中心校一直特别重视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但对于这项工作的有关事宜,教师不是很熟悉,也没有专业的引领,因而我们分别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了培训,讲解了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性、家校联系的方法和途径等专业知识,让全体教师学会方法,以便于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家长的培训

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可能是某行业的精英人物,但不可能都是教育子女的行家里手,并且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他们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引领,他们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方法多是简单粗暴。针对这种情况我中心校于5月16日下午,召开了家校共育启动仪式暨家长培训会议。在会议上,刘晓芹校长介绍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对全体家长进行了动员,然后,又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对所有家长做了有关如何落实好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引领家长认同教育是为了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学会科学教子的方法。

三、深入调查,完善包保

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最有效形式,为了让家校沟通的桥梁更牢固,我校一直坚持家访制度。学校规定: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要轮访一次。我们要求教师家访时要做到“三不”和“三要”。“三不”是指:不告状、不苛求家长、不指责学生。“三要”是指:要主动家访、要有针对性、要与家长携手解决问题。做到“七个必访”:生病学生必访,学习、生活有困难学生必访,问题学生必访,思想波动的学生必访,新转入的学生必访,家庭有裂痕的学生必访。重点家访“两类学生”:“学困生”和“留守生”。家访前,老师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方面要全面了解,做到了如指掌。

今年4月末到5月初我中心校组织了学生大家访工作,让班主任、科任教师走到学生家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并筛选出了重点关注学生30人,其中包括学习困难生、生活困难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除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重点关注这些孩子以外,学校还建立了领导包保体系,每个领导包保5个学生,要保证这些孩子不能因为经济原因上不起,要保证这些孩子学习上有进步,要保证这些孩子思想上有修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这些受到重点关注的学生思想上乐观向上,学习上自信满满,已初见成效。

四、创新途径,建立网络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会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新机遇、新挑战,为把家校共育的工作做好、做实,我们不断探索家校沟通的新途径。

一是通过“校讯通”与家长沟通。学校借助中国移动“校讯通”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操行评语、各种活动信息以短信形式通知家长,家长可给老师留言,实现家长、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是利用QQ、微信或电话加强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都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每周最少要在QQ或微信上和全班家长联系一次。

三是鼓励每一位教师建自己的博客(空间),与家长进行网上互动。教师通过博客既可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专业知识,了解外地教学信息,开阔视野,把教师从闲聊、打牌,钓鱼等娱乐活动中吸引过来,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很好的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我们的老师经常在网上与家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家长)联系,现在我们中心校大部分教师都建有自己的教育博客,除学习外、更多的是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四是定期开展“家长接待日”活动,让合作更真心。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常用的一种家校沟通方式。这种集体交流,会激发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意识。我们每班都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有的班级举行专题讲座;有的班级让家教有方的家长作经验介绍;有的班级让品学兼优的学生谈自己的成长历程;有的班级让学生干部评点班级管理工作。家长开放日都也常常邀请学生一块儿参加,让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解读父母的心愿。

五、关爱有家,关注成长

结合局关爱+活动,我中心校以“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暧、多一份感恩”为主题,依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机制,多措并举,温暖一颗童心,感动一个家庭,成就一个梦想,实施“一对一”的关心、关怀和关爱学生行动,并在学校里建立起了“关爱之家”,设立了专门的屋子,里面安装了爱心电话、爱心电脑,放置了爱心图书、爱心读物,给那些特殊群体的孩子提供一个慰藉心灵的港湾,在这里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六、亲子共读,携手同行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家庭是孩子栖息的港湾,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学校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结合宽城满族自治县教育和体育局“建党百年,读红色经典”和“校园关爱+”相关活动要求,孟子岭乡中心校倡导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5月24日部分学生家长、各校园班主任老师、中心校班子成员齐聚孟子岭中心小学,共同组织了“快乐阅读,幸福成长”亲子阅读启动仪式。后续的读书活动各校园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书香也伴随着孩子和家长一同成长。

七、校企联谊,共筑成长

社会和学校是密不可分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在刘晓芹校长的积极协调下,承德市山东商会爱心企业家代表十余人,带着满满的关爱,来我中心校开展爱心助学捐赠活动。爱心企业家详细了解了贫困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和家庭状况,鼓励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做生活的强者,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从小立志,长大后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学生们表示要认真学习,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长大后,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我们在家校共建共育共享工作中还组织了“我为自己找优点”、“毕业班誓师大会”、“毕业班专业辅导”等活动,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跟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差距,离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差距更大。我们会继续努力,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家校共建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认真落实好家校共建共育共享的相关活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年级家校协同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